图 全区和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季度增速对比图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2.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1.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3个百分点。
其中,受益于墨竹工卡县邦铺矿区钼(铜)多金属矿采选尾工程项目和巨龙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实施,采矿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7.4%,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9.2%,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8.9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5.2%,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7%,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和水的供应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5%,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4.1%,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0.5个百分点。
表1 2025年一季度工业投资情况统计表
工业行业 |
增速% |
占工业投资的比重% |
拉动率% |
工业投资额 |
52.5 |
100.0 |
52.5 |
采矿业 |
107.4 |
49.2 |
38.9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07.9 |
49.1 |
38.9 |
制造业 |
45.2 |
6.7 |
3.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44.8 |
0.3 |
0.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8.2 |
0.1 |
-1.1 |
其他制造业 |
0.0 |
3.3 |
5.0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8.5 |
44.1 |
10.5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26.8 |
34.8 |
11.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00.0 |
0.0 |
-12.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387.9 |
9.3 |
7.4 |
(五)主要行业投资增速稳定增长
一是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44.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1.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二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54.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4.4%,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1.5%,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个百分点,对稳定投资起到了主要作用。
表2 2025年一季度分行业投资情况统计表
分行业 |
增速% |
占比% |
拉动率% |
本年完成投资 |
30.9 |
100.0 |
30.9 |
(一)农、林、牧、渔业 |
44.8 |
21.2 |
8.6 |
(二)采矿业 |
107.4 |
16.7 |
11.3 |
(三)制造业 |
45.2 |
2.3 |
0.9 |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8.5 |
15.0 |
3.1 |
(五)建筑业 |
/ |
/ |
/ |
(六)批发和零售业 |
193.3 |
0.5 |
0.4 |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0.6 |
6.4 |
-8.6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5.9 |
0.6 |
0.0 |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9 |
0.6 |
0.0 |
(十)金融业 |
-16.1 |
0.2 |
-0.1 |
(十一)房地产业 |
9.6 |
11.5 |
1.3 |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2.8 |
1.3 |
0.4 |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58.0 |
0.1 |
-0.2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54.4 |
14.4 |
6.6 |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 |
/ |
/ |
(十六)教育 |
43.0 |
2.3 |
0.9 |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
28.6 |
1.0 |
0.3 |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6.5 |
0.9 |
0.2 |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432.1 |
5.2 |
5.5 |
(二十)国际组织 |
/ |
/ |
/ |
一季度全市固投发展取得良好开局,得益于第二产业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反映全市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同时,我们还需客观认识看待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同期基数较低的因素影响外,还存在以下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是新开工项目不足。1-3月新开工项目数量同比减少近50%,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2.4%,直接拉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1个百分点,反映出项目储备不足、审批效率不高和前期工作滞后等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扩大。受跨区项目投资基数的影响,加上新开工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不足,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7%,降幅较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拉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下降50.6%,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三、意见建议
一是提前夯实前期工作。对于拟开工的项目明确投资规模,按要求提前让各企业准备好所需入库材料,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并预审所需入库材料,对拟入库项目进行动态跟踪。
二是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建议科学规划布局,推进现代化项目的建设,加大对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投资引导,补充基础设施短板。
责任编辑:罗姆措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