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拉萨市资质内建筑业运行分析
前三季度,受宏观环境与行业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建筑业呈现较为明显的下行态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虽保持一定数量规模,但总产值同比下降,且各产业构成部分表现分化。为深入剖析行业发展特点、问题及成因,助力行业后续调整与发展,现对本季度全市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年1-3季度,我市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1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85亿元,同比下降15.6%,行业整体呈下行趋势。从产值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占比最高但降幅显著,同比下降20.8%;安装工程产值同比增长9.8%,其他产值同比增长70.9%,但二者因占比较小,未能对冲建筑工程产值下滑的影响。
从企业性质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1.7亿元,同比下降17.1%,市场订单方面,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251.8亿元,同比下降32.5%,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62.4亿元,同比下降54.41%,企业后续生产的订单支撑明显不足。
二、全市建筑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仍为主要支撑
建筑工程完成产值70.5亿元,同比下降20.8%,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为85.1%;安装工程完成产值5.79亿元,同比增长9.8%,占总产值比重为7.0%;其他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70.9%,占总产值比重为7.9%。

(二)从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拉动明显
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49.6亿元,同比增长0.5%,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9.9%,拉动在库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增长0.3个百分点;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32.76亿元,同比下降31%,占总产值比重为39.5%,拉低在库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增速15个百分点;建筑安装业完成产值0.36亿元,同比下降45.5%;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完成产值0.7亿元,同比下降86.1%。
(三)从区域看,文创园对建筑业拉动作用显著
城关区、达孜区、林周县、当雄等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功能园区出现不同程度平均下滑25.8%左右,其中当雄县降幅达39.5%,下滑显著,堆龙德庆区、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实现增长,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表现亮眼,本季产值316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成为拉动区域建筑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表1 3季度各县(区)、功能园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产值分布情况表
|
县(区)、功能园区 |
2025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产值 (万元) |
增速(%) |
|
城关区 |
353239 |
-10.6 |
|
堆龙德庆区 |
70231 |
6.1 |
|
达孜区 |
22981 |
-17.7 |
|
林周县 |
32632 |
-31.9 |
|
当雄县 |
3551 |
-39.5 |
|
曲水县 |
23512 |
2.9 |
|
高新区 |
121540 |
-27.5 |
|
墨竹工卡县 |
3858 |
6.8 |
|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
165288 |
-27.4 |
|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
31652 |
90.0 |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分布不均,区域发展失衡
2025年,全市共有213家资质内入统建筑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关区、高新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城关区、高新区共有建筑业企业130家,占全市建筑业企业数量的61.0%,尼木县无资质内入统建筑业企业,其他8个县(区)、功能园区建筑业企业数量仅占全市建筑业企业数量的38.9%。
表2:各县(区)、功能园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分布情况表
|
县(区)、功能园区 |
2025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数量(个) |
|
城关区 |
81 |
|
堆龙德庆区 |
13 |
|
达孜区 |
1 |
|
林周县 |
5 |
|
当雄县 |
10 |
|
尼木 |
0 |
|
曲水县 |
11 |
|
高新区 |
49 |
|
墨竹工卡县 |
6 |
|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
34 |
|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
3 |
(二)签订合同额下降明显
2025年合同签订数据直观反映市场活力不足,全部合同额同比下降超三成,新签合同额降幅更是过半。这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新订单的能力显著减弱,市场需求收缩态势明显,行业增长后劲面临严峻挑战。
(三)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产值整体下滑,尤其是占比较大的建筑工程产值下降明显,直接导致企业营收减少,而签订合同额大幅减少,新签合同额下降超过五成,意味着后续签订不足,企业未来的营收增长缺乏有力保障,盈利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也呈下降趋势,这类企业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其盈利状况受到影响,可能进一步拉低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不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意见建议
(一)优化企业资质布局,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制定区域性扶持政策,对向堆龙德庆区、尼木县等薄弱县区迁移或新设的资质内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吸引企业入驻;对文创园区、达孜区、尼木县有潜力的企业,实施专人跟踪培育,达标后及时纳入资质内统计。
针对建筑安装、装饰装修等弱势行业,开展资质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提升企业专业能力;鼓励中小企业联合重组,扩大规模、提升资质等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推动区域联动协作,促进行业协同发展
建立县区联动机制,组织城关区、高新区等企业与薄弱县区开展合作,通过“强带弱”模式共享技术、资源,带动薄弱区域建筑业发展;在经开区等下降明显区域,深入调研产业痛点,针对性引入适配项目与企业。
聚焦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增长优势,支持相关企业扩大业务范围,同时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新兴领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行业结构均衡升级。
(三)多举措提振企业盈利,强动能助力行业发展
针对建筑工程、房屋建筑业等传统行业,推动技术升级与成本管控,推广节能建材、高效施工工艺,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引导企业拓展高附加值业务,如工程咨询、运维服务,丰富盈利渠道。
责任编辑:罗姆措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