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国务院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通知》披露,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以及投入结构、产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等。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
2004年起每五年开展一次
此次普查首次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后获悉,我国的全国经济普查从2004年开始每五年开展一次,已经开展了四次。上一次是2018年,相关普查公报在2019年发布。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对于摸清家底,把脉国民经济,制定政策规划,推进改革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通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通知》称,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专家解读:
普查内容越来越优化,规模越来越大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介绍,投入产出调查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计算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如果通过调查制成投入产出表,将会清晰反映行业间内在经济联系。这对于分析经济运行非常重要,比如可以知道某一行业增加生产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有多大,也可以反推其他行业需要配置多少原材料和投入品。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有何意义?苏剑表示,经济普查本身就是摸清家底。对投入产出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展开调查,其实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而进行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一系列指标来衡量,没有投入产出等指标很难衡量。
《通知》提出要始终坚守数据质量第一原则,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切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各级普查机构要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完善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严肃普查纪律,坚决杜绝各种人为干预普查数据的行为。采用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普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的安全。适时将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统计督察。
苏剑说,回顾我国每五年开展一次的经济普查,内容越来越优化,规模越来越大,对经济情况的了解越来越详细。开展经济普查还有助于核查统计数据有没有虚报。一些小微服务业可能在过去的统计数据中没有反映,通过经济普查就能了解得更清楚。这更有利于理解发展阶段,以及设计经济政策。
责任编辑:陈芹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